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之初起,革命纪律一直是其极为重视的核心原则之一。所有部队成员都被严格要求遵守纪律,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其他旧式军队的根本区别之一,也是其能够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早早就意识到,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股票配资平台平台,因此他多次对军队提出明确要求和指示。
1927年9月,在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取得初步胜利后,他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行进过程中,正值周围的百姓忙着收获红薯。有部分战士因为缺乏纪律,竟然随意从田地里挖红薯充饥。虽然看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毛主席却十分重视,认为这种行为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军民的关系。
10月24日,毛主席率部在江西茨坪镇荆竹山下停歇,借此机会对部队进行了严肃的纪律教育。为了强调纪律的重要性,毛主席站在一块叫做“雷打石”的大岩石上,向全体官兵做出了训示,郑重其事地提出了三条基本要求:“第一、行动必须听从指挥;第二、不得拿取群众的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所得物资要归公。”这三条纪律便成为了中国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石。
展开剩余75%1928年1月4日,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后,毛主席指示部队展开对民众的宣传和组织贫苦农民进行打土豪的工作。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有些战士强行没收商贩的货物,甚至抢夺药店里的秤砣。这些行为引发了民众的不满,许多地方的百姓因为听说工农革命军来到了,纷纷躲入深山避难。毛主席深入民间了解情况后,发现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决定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
于是,在同月的25日,毛主席首次提出了“六项注意”,以进一步强化军队纪律。这六项注意包括:“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要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毛主席还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来强调赔偿问题:“即使破坏了旧缸,赔给新缸,尽管新缸不如旧缸光亮,但赔偿总比不赔好。”通过这两次纪律训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逐步成为了部队的行为规范,成为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标尺。
历史上,长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部队多次面临生死抉择。尽管如此,部队始终保持着遵守纪律的高标准,尤其是在向民众借物借钱时,严格做到“借东西要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便是1935年,蒋介石在给刘湘、潘文华的密电中提到,红军在川南地区的行动中,没有骚扰百姓,即使因为饥饿挖土中红薯,也会在土里放上铜元以作赔偿。红军的行为与国民党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在追击红军时,频繁进行抢劫和骚扰民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不断优化和补充,最终在解放战争前夕成为了“八项注意”。1947年10月10日,毛主席亲自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即“双十训令”),系统规定了人民军队的行为规范。新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对军队的建设和全军的统一纪律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一、说话要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这一纪律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在思想和作风建设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并在随后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事实上,许多加入红军的士兵和干部,原本都是贫苦百姓,他们参加红军的动机之一,便是为了生存。在如此艰苦的背景下,红军的纪律和承诺成为了他们与民众之间建立信任的重要纽带。
1930年,红军向湖北省孝昌县的杨长银借款400大洋,这笔钱最终成为了一个触动人心的历史见证。那年,杨长银的家乡大悟山一带正是红军活动频繁的地区,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的特务营经常与当地百姓接触,宣传革命思想,帮助民众收割庄稼等,逐步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杨长银深知红军的困难,在得知部队需要资金时,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家中300块大洋,并让儿子杨文顺借了100块大洋。红军官兵接过这些钱时感激不已,并在借条上签字,保证一定归还。
这笔借款原本因战乱和长征未能及时归还,但85年后,杨长银的孙子杨明荣在家中找到了这张借条,媒体报道后,政府调查并确认了这笔历史债务,最终给予了杨家4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红军严守纪律的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细节,证明了无论时间多么久远,正义和诚信终究会得到回报。
发布于:天津市鼎和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